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被告人在刑事案件审判阶段之前可以获得的一种保释方式。那么,对于涉及信罪的案件,被告人是否可以获得取保候审呢?
帮信罪是指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诈骗、侵占、抢夺财物、非法占有财物等犯罪行为。对于涉及信罪的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条件会更加严格。
1、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
如果被告人的犯罪嫌疑较轻,社会危险性较低,存在取保候审的可能性。
2、案件的性质和情节。
如果案件性质比较严重,涉及的金额较大,社会危险性比较高,取保候审的可行性就会相应降低。
3、被告人自首情况。
如果被告人能够及时投案自首,并积极配合调查和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保候审的机会也会相对增加。
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会对取保候审产生影响。比如,帮信罪的被告人是否有去外国的可能,是否有隐匿、毁灭证据的嫌疑,是否有多起刑事案件的嫌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被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影响判断结果。需要强调的是,取保候审并不等于无罪,被告人仍然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调查和审判。如果取保候审后被告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限制,那么取保候审的权利也可能会被撤销。